2025年8月10日,译心牧歌丝路实践团走进润安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粘土玩转新疆”儿童文化体验活动。本次活动以超轻粘土为媒介,通过手工创作的方式,带领社区孩子们近距离感受新疆的风土人情,在欢声笑语中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传递丝路文化的魅力。
活动以“粘土变变变,解锁新疆小美好”为主题,旨在通过趣味性强、参与度高的手工体验,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潜移默化地了解新疆的饮食文化、自然景观和民族艺术。来自社区的10余名儿童在实践团成员的引导下,开启了一场充满色彩与创意的新疆文化之旅。
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通过播放新疆风景图片和特色元素展示,迅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辽阔的草原、金色的沙漠、累累的葡萄架,以及馕、葡萄、花帽等具象元素,让孩子们对新疆有了初步的视觉印象。随后,成员们引导孩子们联想粘土颜色与新疆元素的关联:“黄色像沙漠和馕,紫色像葡萄,绿色像草原……”孩子们纷纷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想要亲手捏出心中的“新疆印象”。
在“新疆美食坊”环节,孩子们学习了如何用粘土制作新疆经典美食——馕和葡萄串。黄色与棕色粘土在手中揉捏、压扁、刻画花纹,再点缀白色“芝麻”,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粘土馕”便跃然桌上;紫色小球串成葡萄,绿色藤蔓轻轻缠绕,一串串“葡萄”晶莹可爱。孩子们还发挥创意,制作了“哈密瓜”“羊肉串”等更多特色美食,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在“新疆小风景”创作环节,孩子们尝试用彩色粘土拼贴出新疆花帽的纹样,或用棕、白等色捏出骆驼、小羊等动物形象。有的孩子还将美食与风景元素组合,创作出“葡萄架下有馕和小羊”等充满故事性的场景,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孩子们对新疆文化的独特理解与情感表达。
作品展示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孩子们骄傲地举起自己的粘土作品,用稚嫩的语言介绍“我做了新疆的什么”,现场掌声不断。伴随着欢快的新疆音乐《娃哈哈》,大家一起合影留念,记录下这充满创意与文化温度的美好时刻。
团队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轻松有趣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增强对祖国辽阔疆域和多元民族的认知与认同。”
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社区儿童的暑期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传承。团队将继续以文化为桥、以实践为媒,走进更多社区与乡村,用青春的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真诚的行动传递丝路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