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遗韵诸城·碧海青潮”西安明德理工学院赴山东诸城青岛暑期社会实践队启动前期准备工作,7月15日从西安市出发,经日照中转抵达诸城市,开启为期五天的红色文化调研与产业考察。实践队先后走访王尽美纪念馆、臧克家故居、恐龙博物馆及,7月20日转赴青岛市开展海洋环保实践,最终于7月21日返程,完成跨越三市的暑期社会实践。
红色基因浸润初心使命
7月16日上午,实践队首先来到了王尽美革命事迹教育基地,实践队成员跟随讲解员的引导,先后参观了王尽美纪念馆、故居遗址。在纪念馆内,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仔细观看展品,被王尽美烈士坚定的革命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崇高的革命气节深深感动,表示将以此为契机,将王尽美烈士的革命精神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继续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革命精神传承下去。
次日清晨,实践队来到龙都街道的臧克家故居。这座青砖灰瓦的四合院里,陈列着诗人用过的旧书桌和泛黄的手稿。文化讲解员王少红同志结合臧克家的创作背景,深入剖析其作品的时代意义,指出其诗歌不仅是文学瑰宝,更是中国人民抗争与奋斗的精神写照。实践队员围绕“臧克家诗歌对当代青年的启示”展开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对红色文学价值的理解。
实践队在王尽美革命事迹教育基地和臧克家故居学习红色精神。刘晓涵供图
产业考察碰撞思维火花
7月18日,实践队在诸城市恐龙博物馆开启"时空对话"。诸城恐龙博物馆被誉为“中国龙城”的核心展馆,馆藏世界规模最大的恐龙化石群。在讲解员带领下,队员们依次参观了“龙立方”“化石长廊”等主题展厅,通过沉浸式影像与地质剖面模型,队员们系统了解了白垩纪时期恐龙的生存环境与灭绝原因,并对诸城地区作为世界级恐龙化石埋藏地的科研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些化石不仅是自然遗产,更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活教材’。队员们纷纷围绕化石保护技术、博物馆数字化展示等议题与馆方人员展开交流。馆内先进的VR复原技术及针对青少年设计的互动科普项目,也为实践队后续开展活动及科普宣传提供了新思路。
次日清晨,实践队在北汽福田中轻卡全球中心工厂开展走访调研。企业技术骨干结合生产流程,详细讲解了中轻卡的研发历程、工艺创新及市场应用,使队员们对现代汽车制造的技术标准、质量管控和产业趋势有了更清的认知。交流座谈环中节,企业负责人分享了北汽福田的发展历程、企业文化和人才需求。队员们也抓住机会,就专业发展、职业规划等问题踊跃提问,得到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实践队在诸城恐龙博物馆学习和在北汽福田中轻卡全球中心工厂走访调研。 刘晓涵供图
海洋保护践行青年担当
7月20日,实践队在青岛海水浴场开展"守护蓝色海岸"净滩行动,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下乡"社会实践精神,助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在清理过程中,队员们创新性地开展"捡拾+科普"双模式实践。利用现场收集的海洋垃圾样本,向游客讲解微塑料污染危害。该实践队指导老师刘洁、王会霞表示,此次活动将环保实践与思政教育相结合,让青年学子在服务社会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
实践队在海水浴场清洁垃圾。刘晓涵供图
本次实践累计形成调研报告2份、科普视频4条,全部成果将通过校园线上线下相结合二次传播。让齐鲁大地的文化基因持续激活青年学子的成长动能。
实践队全体成员合照 。刘晓涵供图
(刘晓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