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教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也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出一系列精辟论述,深刻阐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一生为党的兵器事业发展鞠躬尽瘁的兵工英雄---吴运铎,对子女也有着深厚的舐犊之情,他重言行、育品格,身体力行地树立起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家风家教。
和睦有爱 筑基石
吴运铎与夫人陆平,相识在烽火硝烟的抗日战争年代,一起经受过血与火的洗礼,是出生入死的战友,无论环境如何艰难,始终彼此忠诚,不离不弃。和平时期,吴运铎为国防事业操劳,离休后又为社会工作奔走,几十年饱受伤痛折磨,是妻子陆平挑起全家重担。谈及陆平,吴运铎动情地说:“她为我牺牲的太多了!”“她一切都为了我!”“我们结婚几十年,搭帮老陆,我才活到今天!”他们所建立的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为家风的培养和传承奠定了良好基础。二人育有三子二女,吴克(女)、吴卓、吴小荣、吴小勤和吴小健(女)。“攻克的克,卓越的卓,光荣的荣、勤劳的勤、健康的健”,孩子们的名字中饱含着吴运铎深切的期待。
严格律己 树家风
在吴运铎的家中有许多不成文的规定,“谁都不得以吴运铎的名义向学校、组织要特殊的照顾和待遇,谁要有违反,不仅要受到父亲的批评,还将受到大家的鄙视”。
吴运铎要求家属和子女只有努力工作的义务,没有利用他的名誉谋取任何私利的权利。他不止一次告诉孩子们:“人生的路,由你们自己去闯,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去克服更多的困难。”在他的教导影响下,儿女们始终把“人的奉献应该大于他的索取”作为座右铭,他们在本职岗位上,尽己所能,做实事不图虚名,没有办过任何一件“走后门”的事,没有靠“沾父亲的光”,完全依靠个人的努力读大学、找工作。对待子女以外的其他亲戚,吴运铎也是能帮则帮,但凡有来信,吴运铎都会一一回复。遇到没钱看病或生活确实困难的,他都尽量帮衬。但他有自己的原则,对于体弱多病丧失劳动能力的鳏寡老人,自己再苦、手头再紧,都设法予以帮助;对于有劳动能力的晚辈后生,则要求他们自食其力。1958年,陆平的外甥女翟秀珍被分到第一研究所工作,在那个年代,学技术是当工人的首选目标,小翟也想当一名技术工人。但吴老却让小翟把学技术的机会让给了其他青工,把小翟分到服务性岗位锻炼。小翟对此很不理解、很伤心。后来,小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和先进职工,吴老才同意让她到工厂学技术。
言传身教 育品德
吴运铎常说,“工作再忙,也不能放弃一个作家长的责任。作父母只要留心观察,孩子在品德上的进步和萌生的问题是不难发现的,要把品德教育放在第一位,这是大节问题,在方法上务必要有爱心、细心、耐心,以表扬为主,经常勉励他们向前看,向好人看,向能人看,向远看。”
“文革”前,吴克、吴卓、吴小荣都是住读生,每周回家一次。吴运铎发现孩子们有一些不良的行为和苗头,便在家里办了一份黑板《家庭报》。《家庭报》每周出版一期,抄录名言警句或故事,比如,看孩子们放学回家不爱劳动,就以劳动为主题,写一段格言警句,或抄一则故事写在黑板上,让孩子认识劳动的重要性,还有节约粮食、讲文明礼貌、爱护老幼、诚实做人等内容。吴克说,“就是这小小《家庭报》,教我们懂得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吴运铎还特别善于抓住时机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崇尚英雄。1958年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揭幕,全北京共选了10名优秀少先队员为纪念碑献花,大女儿吴克就在其中。吴运铎知道后,专门带着吴克买红皮鞋、白衬衣,连红领巾都是新买的。这件事让孩子们印象深刻,最初孩子们以为是大姐给父亲长了脸,后来吴运铎告诉孩子们,“淡忘了我的名字没什么,但是如果忘记中国的昨天,忘记了流血牺牲的先烈,那将是最大的悲剧”。孩子们才恍然大悟,父亲是教导他们崇尚英雄,不要忘记为新中国流血牺牲的英烈。
心怀诗意 向远方
吴运铎说“少年时期的兴趣、爱好,往往对一个人将来的工作、劳动和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吴运铎鼓励孩子们寻找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有自己的“诗和远方”。
陆平在《回忆与吴运铎共同战斗生活的日子》里写道:“运铎在工作中十分严肃,但生活中却活泼、热情、大方、幽默,他多才多艺,能写会画、会吹口琴、会唱歌曲,喜欢捉鱼摸虾,爱开玩笑,关心同志,深得大家的喜爱。每当逢年过节,他总是带领大家为老百姓演出,自编自演的节目,我们曾同台演过《兄妹开荒》,他编导的话剧《过年》中他扮演爷爷,我扮演孙子。”吴运铎还鼓励孩子们参加体育锻炼,他认为体育锻炼,不仅能使身体健康,还能培养勇敢坚韧、灵活机智的性格,特别是集体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只要周末有点时间,吴运铎就会带着孩子们滑冰、游泳。冬天北海上滑冰,夏天陶然亭里游泳,这些是孩子们儿时最快乐的记忆。吴运铎送给孩子们的礼物和奖品,也大多是冰鞋、球拍和球衣等,凡是有利于健康、有利于工作、有利于品德提升的,他都特别支持,在他的支持倡议下,五个孩子还分别学习了不同的乐器。吴运铎家里的阳台像个小花房,摆满了各种花,吴运铎一有空,就带着孩子们嫁接仙人球,自己动手做假山、小亭子、小松树和盆景,教孩子自制花肥,家里还养过热带鱼、金鱼和小乌龟。吴运铎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深深感染着孩子们,正是这些看似不经意的行为在孩子心里种下了爱的种子,懂得了爱心和生命的可贵,使心灵得到滋养。
在吴运铎的身体力行和悉心教导下,孩子们以“不知道父亲是谁”为荣,他们从未在社交媒体公开写下父亲的名字。吴小勤说:“在单位里有时候,领导说这是谁的孩子,我就不说话了。他是他,我是我,是什么就是什么”。话是这样说,但吴小勤脸上的风霜和坦然,明明白白全是父亲的影子。这就是家风家教的力量,恰似春风化雨,于无声处塑造品格,在点滴间引领风尚,让美德善行融入日常,更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良好风气,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深沉持久的精神力量!(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Ο二研究所 王慧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