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放开后的一年内,发生了多轮的呼吸道集中性爆发性感染,但总体是一年比一年有所缓和的。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史捷主任告诉记者,因为随着人群的群体性免疫增加以后,新冠病情几乎是得到了抑制。与此同时,甲流、支原体,也在伴随着新冠不停地高发,集中表现在今年的10月下旬开始,一直到现在。从开始的儿童的支原体,慢慢到成人的支原体。而最近,甲、乙流又占了上风。而针对呼吸道疾病发病情况以及应对方法,我们也专访了史捷主任。
缺少免疫屏障 便会出现混合感染
对我个人而言的话,我觉得肯定是疫情三年,我们戴了口罩以后,呼吸道包括我们的鼻黏膜、口腔黏膜、咽道黏膜,不像往常没戴口罩一样,不停地接触,就会造成获得性免疫。史捷主任表示,三年内大家几乎是戴着口罩,人群中相当于对甲、乙流、支原体、新冠,都没有群体性的免疫存在,所以口罩去掉以后,身体没有针对这种病毒的抗原、抗体以及一些自然或者是被动的获得性的免疫的这种状态,所以当每一轮新冠或每一轮甲、乙流、支原体流行的时候,人群是普遍易感的,所以它会呈现出全国范围内多轮的、几乎是同时间的爆发。
史捷主任认为,就是因为人群中没有免疫屏障或者说没有获得免疫,我想经过多轮的全国性的波及以后,我们人群中应该不管是呼吸道,还是血液中,应该也建立了这些细胞,包括体液的免疫,能够在今后的日子中应对这些多轮的上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疾病症状相似 治疗完全不同
支原体的表现是从儿童开始,逐渐波及到成人,它除了上呼吸道一些表现以外,如:鼻塞、流鼻子、打喷嚏,很快就到下呼吸道,所以支原体的感染主要是气管、支气管以及肺,它表现出下呼吸道的咳嗽、咳痰、气憋,包括呼吸困难为主的持久不愈、高热不退。史捷主任表示,因为我们这些人群中,一是没有免疫,二是之前的抗生素,包括阿奇霉素,不管是在基层,还是在上级医院都造成了人群中普遍的耐药,也是对支原体不太容易治疗的一个特点。
史捷主任说,甲、乙流,是在支原体之后,现在已经逐渐跃升为第一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它的特点就是典型的上呼吸道感染,少数体质不好的人群,或者有基础病的人群、有高危因素的人群,会很快波及到重症肺炎,但大多数免疫正常的人群、没有基础病的人群,表现就是鼻塞、高热、咽痛、头痛,全身不适、乏困、肌肉酸痛等等这些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下呼吸道感染症状相对少。
史捷主任表示,一般如果波及到下呼吸道,往往是甲乙流周结束了,继发感染下呼吸道的其它细菌感染才造成的感染后的咳嗽。可能老百姓看来都是咳嗽、发烧,但对医生来说还是有区别的,一是要从症状上去鉴别; 二是要从影像学鉴别;三是要找到一些证据,包括甲、乙流、支原体要做核酸抗原等。
没必要一感染甲乙流就去医院
史捷主任指出,很多老百姓选择治疗的渠道不是太正确,所以造成了呼吸道疾病同时爆发时一些医院的拥挤。可以进行初步的自我判断后,再去选择性的就医。比如,如果出现了上呼吸道感应症状,鼻塞、流鼻、打喷嚏、咽痛、嗓子痛、全身肌肉酸痛,就要怀疑是甲、乙流,应该到医院通过咽拭子的甲、乙流核酸或者抽血做甲、乙流的抗原先确诊,史捷主任
建议做核酸来确诊,因为抗原的产生一般有后置性。如果确实是阳性,切记不要使用抗生素,可以先用一些抗甲、乙流的药物,根据不同受体,使用奥司他韦或阿比多尔。史捷主任认为,如果这两个药的效果不好,可以试用马巴洛沙韦,一次服用就可以了。
史捷主任说,实际上大多数甲、乙流患者,可能也用不上去检测或使用针对性的药物,
对于大多数青壮年等免疫力较好的人群来说,如果没有出现明显的咳嗽、痰深或者卡血、胸痛、呼吸困难,只是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建议就多喝水,针对性的吃一点清热解毒、宣肺泄热的中药,包括连花清瘟,或者是荆防败毒散等就可以了。
对于支原体的治疗,史捷主任说相对较复杂,因为临床上重症发生的率也是有的,最好要去医院拍个影像学的片子进行诊断后,再针对性的使用药物。
普通人群常规防范 重点人群第一时间需就医
对于普通人、年轻人、没有基础疾病、也没有并发症的人群,要强身健体,多吃一点含维c、维B水果蔬菜、增加营养的均衡,平时吃饭不好的话,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平时要戴好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勤消毒,就可以了。史捷主任说。
但对于重点人群,如年纪特别大、65岁以上的肥胖患者、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尤其是有一些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病史的患者,一定是要做好防护,因为家族成员中只要有一个感染,这些人就很难幸免。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是上呼吸道感染,对这些重点人群来说,可能是灭顶之灾,他们很快就会从上呼吸道到下呼吸道,从而导致引发原来的肺部疾病的加重,甚至多脏器的衰竭。
支原体的感染不会反复出现
史捷主任说,一般来说,获得性的免疫建立一般是需要三周以上,一旦建立成功的话,3到6个月内支原体抗体阳性,就说明我们已经有针对这一种支原体的自身免疫,就产生了对体内的保护。所以,支原体不会在短期内出现反复感染的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