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大医院流感、支原体感染等呼吸道疾病门诊量人满为患,尤其儿科门诊量,创下了历史新高。进入12月,这种现象有没有改善,有老弱小的家庭到底该怎么面对这场考验呢?有没有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办法呢?为此,记者专访了陕西中医药大学儿科刘乾生主任医师。
12月份门诊量有所下降 合并感染仍需警惕
说到近期呼吸道疾病的现状,刘乾生主任医师说到,从9月份以后到现在为止,让大家焦虑的就是支原体感染所引发的重症支原体肺炎,以及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很多孩子不仅是单一的感染,更多的是混合感染、叠加感染的问题。但到12月份后,肺炎支原体感染所引发的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数量逐渐在下降。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新一波的流感也出现了,较早的是乙型流感的维多利亚型,较多的是甲型流感的H3N 2,而且最近流感的流行趋势和发病的人数已远远超过了肺炎支原体。
刘乾生主任医师解释,近期病人和病种虽多,但都是可防可控的。因为我们并没有发现任何新的病毒或细菌,而都是已知的病毒或细菌,都有成熟的预防和治疗方案,所以大家不必恐慌。
混合病毒叠加出现 或与免疫力下降有关
“重症和混合感染的病例增加,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习惯、机体免疫降低都有关系。”刘乾生主任医师说。
首先,习惯问题。疫情防控期间,大家养成了戴口罩的好习惯,而且知道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公筷分餐等,这些好习惯让很多感染性疾病明显下降。但今年大家的习惯有所松懈;
其次,人体免疫下降了。人体在接触病原体后会慢慢产生相对应的保护性抗体,我们养成的好习惯,也让我们接触病原菌几率降低,从而这方面的防御机能会下降。同时,病原体的逃逸机制在不停变异,因此发病率就高了。比如,新冠传染性强了但致病力弱了;而其他的病原体,传染性虽不是很强,但它的致病率高了。
所以就导致了目前,感染率高、患病率高,而且重症病例多、混合感染多。因此,也建议孩子不要带病上学,以防发生混合感染、叠加感染的现象发生。
家庭自辨很重要 轻症居家治疗即可
对于冬季呼吸道疾病的区分,刘乾生主任医师提醒到,很多年轻的父母信息来源比较广、科普知识比较多、了解渠道比较多,但也要注意细心观察孩子的症状,以免延误病情。
冬季呼吸道感染,90%以上是病毒感染,只有10%左右,可能是由其他的非典型病原体或者是细菌感染造成的,刘乾生主任医师说。对于小月份的孩子,只要发现精神不好,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家长应在家先观察。近期,最常见的仍然是普通感冒,早期轻度发热,体温升的不高,孩子精神状况好,可能会有鼻塞、流涕、喷嚏、干咳等相关症状,可以居家观察,治疗2到3天,注意喝水,注意休息,适度的服用连花清瘟等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即可。
如果孩子出现高热,体温在39度、40度以上,同时精神不好、嗜睡、呕吐或者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对于大家担心的支原体感染,刘乾生主任医师讲到,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所引发的上呼吸道感染仍然是居多的,很多是轻症。如果孩子出现剧烈咳嗽、持续高热,或者早期体征很轻,肺上听不到任何的罗音,但持续高热、剧烈咳嗽,使用了大环内酯类药物3—5天,症状仍不减轻,就要到专业医院找儿科医生诊治了。
养成好习惯 预防治疗都应科学
对于流感等冬季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刘乾生主任医师提醒,首先看病就诊要理性。疾病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能居家观察的暂不到医院排队,以防交叉、叠加感染,当出现上述异常情况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其次,要养成好习惯。出门要戴好口罩;勤洗手;室内每天早晚各通风30分钟;少聚集,不去人口密集的地方;吃饭时,尽量公筷分餐;饮食多样化,保持营养均衡。
另外,当疾病的发病率在逐渐的下降时,大家应适度的到户外去呼吸新鲜空气,运动遵循由轻到重、由少到多原则,来提升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和抵抗能力。
需要提醒的是,疾病康复期的孩子, 已不具备传染性,也需要在家彻底康复后再去学校,除可减少对其他孩子的传染外,也可降低孩子再次被感染、叠加感染的风险。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