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黄锴)“今年以来,每个星期都有一到两个团队前来考察肉牛产业,大家互相交流学习,共同推动产业发展。”桂平市养牛产业协会会长钟新近日向媒体介绍说。
近年来,桂平市将肉牛产业列入“两种两养”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制定“两种两养”特色产业发展实施办法,促进肉牛产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农村产业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桂平已逐步发展成为区内重要的肉牛饲养基地,预计今年肉牛出栏10万头以上、产值40亿元以上。
桂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姚忠明介绍,目前,该市已发展存栏牛100头以上规模牛场46家,成功培育市级养殖龙头企业1家。今年一季度,肉牛存栏万头,同比增长%,出栏万头,同比增长3%。
桂平市通过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站等机构合作,强化技术推广与培训,去年举办肉牛养殖技术培训班4期,培训530人次,向养殖户传授养牛技术技能。木圭镇、厚禄乡的养牛企业先后启用母牛月子中心、三层肉牛立体养殖厂房等技术,利用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此外,桂平市牵头组织成立广西首个县级养牛产业协会——桂平市养牛产业协会,通过会员单位带动500多户脱贫户就业,提供2000多个岗位帮助50岁以上农民工再就业。同时,积极探索推行“送牛进农家”的“公司+农户”养殖模式,去年,桂平市“公司+农户”养殖模式带动6000多户群众增收1900万元,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