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印发了《关于追认戴万龄等7人为革命烈士的复函》,正式批准追授敦化籍抗日英雄戴万龄及兄弟戴万春、戴万珠、戴万发,儿子戴克俭、戴克吉、戴克志为革命烈士。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肆意侵占东北,民族危亡之际,敦化城东沙河沿的首富戴万龄(曾用名戴凤龄,字洪昌)散尽家财,筹建抗日武装,携50余口家眷、家丁,并动员全村200余名青壮年加入东北抗日救国军,被编为救国军第五营。
1933年初,王德林撤退苏联前,曾劝戴万龄举家退至苏联,戴万龄选择留下继续抗日,随柴世荣部加入周保中领导的绥宁反日同盟军、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浴血奋战至1938年8月,戴家万字辈、克字辈绝大多数人都牺牲在抗日战场,全族200余人几乎全部为国捐躯。
在漫长的东北抗日战争中,戴家子弟为抗日救国和民族解放的神圣事业贡献出了自己的一切,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壮歌,感人至深,名垂千古。在敦化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多方努力下,通过党史部门深入挖掘、艰辛取证,发生在沙河沿“戴家大院”那一幕英雄抗战的场景终于清晰还原,并得到了文字资料佐证。戴万龄等7人在英勇牺牲80多年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至此,抗日英雄的英灵终于得到慰藉。
(敦化市融媒体中心 供稿)
编辑:初见 审核:钱洪涛 终审:于衍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