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延吉市紧紧抓住省、州推动肉牛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依托延边黄牛资源优势,积极推进肉牛产业集群建设,推进“秸秆变肉”工程,让肉牛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真正“牛”起来。
点击此链接下载原视频
【资料图】
走进位于延吉朝阳川镇三峰村的延边黄牛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记者看到,基地里的圈舍宽敞整洁,一群延边黄牛膘肥体壮。这是延吉市大力支持的肉牛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由延边弘朝智慧畜牧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包含牛舍、饲草料储藏发酵区、青贮区、实验室等。自2020年8月成立至今,公司已投资3000多万元,延边黄牛饲养量达到1000多头。
【同期声】延边弘朝智慧畜牧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 耿龙君
“我们用优质的玉米秸秆、青贮、玉米压片、精料等,还有发酵菌剂混合,做成TMF发酵饲料,有利于牛的吸收、饲料转化率的提高。我们牧场现在每头牛一天消耗四到五公斤秸秆,1000多头牛日消耗秸秆在四到五千公斤。”
该公司与延边大学农学院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建有延边黄牛研究院,是吉林省唯一拥有延边黄牛胚胎生产实验室及胚胎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从良种繁育、营养与饲料、环境与有机肥、疾病防控到牛肉产品,延边黄牛专家团队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期声】延边黄牛良种高效繁育团队执行专家 金庆国
“我们把延边黄牛做一个核心母牛群的改良,改良过程是通过胚胎移植、人工授精等方法进行,移植所用的胚胎利用活体采卵的方法,可提高母畜和公畜的优良性状,能提高下一代良种牛犊的出生率。把延边黄牛改良成高档品质的优良种群后,可以为延边经济发展作一些贡献。”
延边黄牛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圈舍里的每一头牛都有“身份证”,从出生到出栏,信息可追溯。据介绍,该基地通过胚胎移植新技术,获得初生重53.4公斤的延边黄牛犊牛,创历史新高。延边黄牛育肥牛体重达到900公斤左右,接近“吨牛”水准,生产出了延边黄牛高档肉,通过订单式销售,打出了“首品延牛”高档牛肉品牌。
弘朝牧业是延吉市支持特色品牌打造、鼓励发展规模化养殖、推动延边黄牛产业向高端发展的缩影。自我省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以来,省、州相继出台多项肉牛产业发展政策,对国外、省外引进种公牛、基础母牛、养殖场、屠宰场新建、秸秆饲料化、保险和融资等方面,全面实施奖补政策。
【同期声】延吉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科科长 崔虎
“目前,像肉牛政策性保险、肉牛活体抵押贷款等政策在延吉市运用得比较好。针对养殖场(户)存在的固定资产投入较大、资金周转慢的问题,延吉市创新引进担保公司,设立‘强牧贷’风险补偿金,为养殖场(户)提供贷款业务,审批通过的养殖场(户)最高可申请300万元贷款。”
据统计,延吉市现有肉牛存栏100头以上养殖场(户)25家。去年,全市秸秆可收集总量为9.98万吨,饲料化利用量6.5万吨,饲料化利用率为65.1%。
【同期声】延吉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科科长 崔虎
“通过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各项政策措施,延吉市近两年内肉牛饲养量有明显增长,截至6月末,全市肉牛饲养量达到3.16万头,同比增长27%。”
编辑:李洪威
审核:钱洪涛
终审:孙明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