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文韵悠长的传统民俗,踵事增华的新晋形式,为延吉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创造力,也为纷至沓来的游客带来了别样体验的吸引力。
2月7日,记者走进中国朝鲜族民俗园,一个个花红柳绿的身影穿梭在青瓦飞檐的古建筑中,与圣洁的冰雪遥相呼应。拿起相机,随意定格,一位“朝鲜族”丽人的美好就会被留存,这是传统民俗的火爆带来文旅盛景的缩影。
“民俗园日均一万人次的流量,为"留’下日渐消落的多项民俗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朝鲜族服饰非遗传承人俞玉兰经营的服饰馆内,琳琅满目的传统服饰吸引了大江南北的游客,试穿装扮、拍照留念,沉浸式体验朝鲜族传统民俗文化之美。看着传统文化基地从昔日的冷清变成如今的“网红”,俞玉兰很是感慨:“随着时代变迁,服装的色彩和衣料的材质都在与时俱进,但其本身直线美和曲线美相结合带来的飘逸美感是始终传承的。看到这么多年轻人欣赏、喜爱传统服饰,我对这项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充满了信心与动力。”
在中国朝鲜族民俗园,还有一处颜值与美味并存的所在,那就是中国朝鲜族米糕体验馆。柜台里摆放着色泽典雅的花糕,工艺复杂的蒸糕,老少皆宜的打糕……游园之余,游客在此歇脚,点上一杯饮品,配上一块花糕,为自己的口腹奉上一场“美”的盛宴。离别之际,用古雅的、精美的餐盒与餐布打包一份糕点,赠予亲朋好友。
“我制作宫廷糕点的技艺是直系的代代相传,但为了迎合现代人的口感和营养需求,我也会进行改良,比如在厚饼馅中加入夏威夷果仁和腰果,提高馅料的香甜口感和营养价值,尝过的客人都表示味美、可口,春节期间许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向我‘拜师学艺’,愿做宫廷花米糕非遗业余传承人。”朝鲜族宫廷花米糕非遗传承人李香丹表示。
冬天的冰雪旅游花灯盛宴,夏天的夜经济美食街区,节日的花样活动习俗传承……民俗园中一件件文旅精品的诞生,都是传统与创新的碰撞,碰出传统民俗的当代魅力,撞出如织人流的文化自信。
编辑:初见 审核:钱洪涛 终审:于衍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