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网友也相当清楚,南方人在美食的发掘方面是非常有天赋的,很多外地人都不吃的却在南方地区却被端上了餐桌,还有不少挺受欢迎的。
前不久有人问我,在北方的鱼类资源非常的丰富,其中比较经典的就是“三花,五罗,十八子”了,就想知道南方都有哪些河鲜。
(相关资料图)
这里小编就给大家分享7种南方的小众“河鲜”,吃过三种以上就很牛了,你们吃过几种?
①山坑螺田螺大家都很熟悉,在南北方的夜宵市场都很常见。但是山坑螺却多数人不认识了,因为它只在极少数地方有分布,而且这种螺蛳对生长的环境要求高,只在一些水质好的溪流才有。
不认识的人肯定会以为它是钉螺,要知道钉螺是有吸血虫不能吃的,而山坑螺长得和钉螺很相似,但是它却比田螺更美味,不仅没有泥腥味,而且更为鲜香味美。它既能爆炒,也可以用来炖汤,都是非常的鲜美。
②乌鲤它虽然也是鲤鱼的一种,而且是我国的一种土著鱼类,但是却比绝大多数的鲤鱼都要鲜美。
在过去这种鱼因为多数是养殖在稻田里,是吃稻花长大的,因此也叫它禾花鱼。在历史上它曾多次成为宫廷贡品,其中乾隆就对这种鱼是赞不绝口。
目前乌鲤主要是在南方的山区少量养殖,比如在广西桂林、湖南的郴州等地的禾花鱼较为出名,但是在市面上售价也不便宜。
③石爬子小时候常去河边抓这种鱼,它有一个特性,爱在溪流中的岩石下面活动。所以当时很流行一种最原始的抓鱼方式,就是用石头或者是锤子去敲打河里的石块,而巨大的敲击会把藏在下面的石爬子给震晕过去,就可以直接把它捡起来了。
这是一种非常珍贵的鱼类,自古以来在民间都很受欢迎,因为它不光是肉质鲜美,而且还富含脂肪,听说现在都要数百元一斤了。可惜我的家乡很少见到了。
④腊锥鱼看它的外形长得很像泥鳅,但是头部和嘴巴都很尖。小时候一直以为它是另外一种红泥鳅,后来才知道它的学名叫刺鳅,为刺鳅科刺鳅属的鱼类。
这也是我国原产的一种鱼,在民间多叫它刀割、刀鳅。因为在它的背上有一排隐藏的倒刺,如果不注意就容易被它划伤。众所周知泥鳅是“水中人参”,而腊锥鱼的营养价值比泥鳅更高,目前都要上百元一斤了。
⑤章公鱼从小就知道这是一种非常滋补的鱼类,在以前如果谁家有人做了手术,或者是大病初愈了,就会专门去河里抓这种鱼,用它煲汤喝,说是 非常滋补,对病人康复很有好处。
这种鱼一般在南方的溪流中才有,它爱躲藏在石缝中。由于它也对环境要求高,所以在一些深山小溪中比较容易发现。
⑥土才鱼在南方有些地方把黑鱼称之为财鱼,但是这种土才鱼却是另外一种鱼,个头也要小很多,它在民间也叫沙乌鳢、土布鱼、土憨巴、土狗公等,学名叫沙塘鳢。
这虽然是一种小型的鱼类,可是经济价值却很高,尤其是在近些年这种鱼野生的比较少见了,使得沙塘鳢的市场价格节节攀升,现已涨至近200元/公斤左右,并且供不应求。
⑦黄颡鱼在我家乡多叫它黄鸭叫,这是在长沙地区很受欢迎的一种鱼,它因为刺少肉多,鱼肉细腻而出名,无论是酱焖或者做汤,味道都很鲜美,在过去的农村这种鱼是常见又好吃的河鲜之一。
不过由于它也对水质要求高,喜欢栖息在水质好且水的溶氧量高的水环境里,比如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处,且腐殖质多和游泥多的地方活动。现在多数地方都已经很少见到野生的了,市面上的都是养殖的。
以上这7种河鲜,主要是在南方地区才有分布,并且都是较为小众的鱼类。所以绝大多数的北方人不认识,也没有吃过,因而才说北方人回避。那南方的你吃过几种?如果吃过三种以上绝对很牛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