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中共成都市成华区委出品,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特别支持,成都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创演的舞剧《大熊猫》,将于7月29日至8月5日在成都城市音乐厅登场。
舞剧《大熊猫》用心呈现自然环境下野生熊猫的动作神韵,凝练八百万年时光舞台再现荒古一瞬,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自然之美。
在成都与“大熊猫”不期而遇
纵观熊猫种族的历史追溯至800万年前,它们在漫长的冰川纪中存活至今,大熊猫是野生的、自然的,并不是人类定义中的观赏动物,它够凭借自己的强大的生命力,在千百万年不断进化,适应自然和与其他生命和谐共处。
四川是大熊猫的故乡,行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你随时会与熊猫“不期而遇”。在春熙路IFS顶楼,知名网红“爬墙熊猫”,每年有近百万游客与它合影留念;在猛追湾“俯瞰熊猫”与紧邻的天府熊猫塔相得益彰;银石广场的裸眼3D大屏,时不时会蹦出一只憨态可掬的熊猫对着街上的游人挥手……
为打造出这部代表成都,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舞台艺术作品,成都艺术剧院集结国内一流舞剧制作人,以策划、艺术指导陈飞华为核心的艺术家们在舞台视觉和舞蹈形象语言的审美品质上做足功夫,寻找到中国语汇、当下审美的整体表达,创新诠释大众对于“熊猫”形象的固有认知,以爱宣言、拥抱世界,用爱的表达与传递,塑造出自然、生命主题的诚意之作。
一线团队,诚意创制——深耕自然舞台美学
舞剧《大熊猫》主创团队由活跃在国内舞台创作一线的艺术家组成,以艺术指导陈飞华、导演何川、编剧徐珺蕊、作曲杨华、舞台美术张继文、服装设计钟佳妮、造型设计贾雷、灯光设计蒋有学、多媒体设计张松、导演文学台本柒雅为核心的艺术家们在舞台视觉和舞蹈形象语言的审美品质上做足功夫,寻找到中国语汇、当下审美的整体表达,创新诠释大众对于“熊猫”形象的固有认知。
剧目立项后主创团队多次赴雅安、卧龙自然保护区以及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地创作采风,在大山大水之间探寻自然和谐共生之美、感悟万物生灵带给人类的宝贵启示。
在编舞、音乐、舞美、服装、造型的创作中,主创团队历经半年反复推敲,推翻重来,不断探索精进,每次调整都凝练着艺术家们的创意巧思和艺术想象,只为突破熊猫固有表现形式和常规舞台形象,力求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舞台样式,用美的创造让观众充满期待和享受。旨在为“熊猫”承接传统文化理念、对接国际审美观念,塑造具有“中国风骨、世界精神、生命气象”的全新艺术形象。(红星新闻记者 张世豪 编辑 任宏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