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峡炎以夏秋季节为发病高峰期,目前全州中小学、幼儿园陆续开学,州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学生及家长提高对这两种疾病的认识,做好预防措施。
点击此链接下载原视频
据了解,手足口病是由一组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节最多。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为2到7天,平均3到5天。
(资料图)
【同期声】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科工作人员 廉日山
“主要特点为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多伴有发热,多数患儿一周左右会自愈,病情相对来说较轻,会呈自限性,愈后也比较良好。”
据介绍,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该病传染性强,患儿的粪便、唾液等都含有病毒,接触由其污染的手、日常用具、衣物等均可感染。手足口病发病人群以幼托儿童和学生为主,15岁以下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15岁以上人群发病较为少见。
【同期声】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科工作人员 廉日山
“我们建议家长在宝宝出生6个月到5周岁期间,接种EV71手足口病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病”
据介绍,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为特征,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主要发生于1到7岁的小儿,尤其是5岁以下的婴幼儿。
【同期声】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科工作人员 廉日山
“疱疹性咽峡炎临床以急性发热和咽部疱疹、咽喉痛、流口水、厌食和呕吐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是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为4到6天。疱疹性咽颊炎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可直接经由肠道、呼吸道传播,也可间接经污染的手、食品、衣服、用具等间接接触而传播。”
疱疹性咽峡炎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受到感染,婴幼儿更易发病。
州疾控中心建议在上述两种疾病的发病高峰期,广大家长尽可能少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记者:孙振 洪小晗
编辑:洪涛
审核:赵阳
终审:孙明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